油田采出水回注難?三相分離器制造創新助力高效分離
全球范圍內,每開采1噸原油,往往會伴生3至6噸采出水。我國年產原油約40億噸,這意味著每年需要處理的采出水量極為龐大。然而,目前國內的回用率仍不足70%。這些采出水通常含有大量油分、鹽分、重金屬及高分子有機物,若處理不當,極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污染,也給油田生產與環保管理帶來了雙重壓力。
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明確提出:
工業廢水回用率≥90%;
固體廢物資源化率100%。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源頭上實現采出水高效分離與再利用,成為油田生產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作為油氣分離設備制造商,魯迪石化在設計三相分離器、水套爐、井口除砂器等裝備時,始終從“提升采出液處理效率、降低后端負荷”出發,優化設備結構與功能匹配,實現油田水處理的系統化、前端化管理。
在采出水處理環節中,三相分離器是關鍵設備。魯迪石化生產的撬裝式三相分離器,能夠同步完成油、氣、水的重力沉降分離。
通過進液分布管、梳流板及聚結模塊,實現油滴/水滴高效聚結分離;
對10μm以下微小顆粒的去除效率可達95%以上;
輕質原油可直接達外輸標準,中重質原油含水率顯著下降,為后續熱化學脫水工序減負。
不同油田工況下,魯迪石化會為用戶定制臥式或立式分離結構。
臥式分離器適合高含水采出液,常用于開發中后期油田;立式分離器則更適合氣體含量高、空間受限的井場。同時,為了應對低溫或高粘度原油的流動性問題,設備可選配電伴熱、蒸汽盤管或導熱油加熱系統,使分離過程更穩定、可靠。
除了核心分離裝置外,魯迪石化還在輔助系統上下足功夫。對于高含砂的采出液,井口除砂器采用耐磨合金內襯與旋流式結構,有效阻擋砂粒進入分離系統,避免設備磨損與堵塞;水套爐則在分離前對采出液進行預加熱,提高油水分層效果,從源頭上提升分離效率。
在智能化方面,魯迪石化的三相分離器配備了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與雷達液位變送器,能夠實時監測油水界面變化,防止乳化問題發生。安全防護上,則采用彈簧式安全閥與爆破片的雙重泄壓設計,確保在段塞流沖擊等突發工況下設備依然安全運行。
這些設計理念已經在多個項目中得到驗證。埃及油田項目采用魯迪撬裝式三相分離器后,高含水采出液經處理后污水含油量達標,可直接用于回注或生活用水;四川德陽氣田則通過魯迪集成式水套爐解決了低溫條件下高含水天然氣輸送受阻的問題。
當然,對于含鹽量超過10%的高礦化度采出水,魯迪石化也建議結合蒸發結晶等后續工藝,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魯迪的設備在前端分離環節可提升30%以上的處理效率,為后端水處理系統減負,顯著降低整體運行成本。
在采出水回用率提升已成為行業共識的當下,魯迪石化正以設備制造創新為核心,推動油氣田水處理從“被動治理”走向“源頭優化”。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進與工藝集成,魯迪將為更多油田用戶提供高效、可靠的采出水分離與回用解決方案,助力油氣行業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